dragen123 发表于 2016-1-18 09:15:57

兵经——《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思想体系的一部专著,奠定了中国封建军事理论的基础。《史记》中载:“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孙子兵法》在战国、秦汉之际就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当时不少名将都注释《孙子兵法》。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注释了“十三篇”,成为《孙子兵法》第一个编订人和第一个注释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孙子》注家有160多位,注本流传有50余种,其中著名的注家:魏有曹操、梁孟氏;隋有张子尚、萧吉。唐代的李筌、杜佑、杜牧、王皙,宋代的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皞、孟氏、何氏、郑友贤,明代的赵本学、李贽,清代的孙星衍等。在宋代,仁宗、神宗年间国势日渐衰弱,边患日益严重,为培养将才需要设立了“武学”。为此,官方组织人力编撰兵书,编定了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作为教材。从此,《孙子兵法》成为我国军事理论思想著作之冠,被认定为官方军事理论的经典,一直沿袭至明清。
  《孙子兵法》一书从问世起,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战争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孙膑围魏救赵是孙子“攻其所必救”战法的典型运用,而马陵减灶再擒庞涓则是“能而示之不能”原则的生动实践。巨鹿之战是项羽对兵法中“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原则的灵活运用;而彭城之战,项羽之所以以3万精兵打败刘邦56万大军,是运用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兵法原则。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兵中屡屡获胜,战功卓著,在谈到兵法运用上发出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的感叹。戚继光以孙子思想为章本著述练兵,南平倭寇,北抗胡虏。凡此等等,史不绝书。杜牧在其《注孙子序》中说:“孙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几千载,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无差跌(失)。”此话虽不免有些夸大,但古来为将者却莫不把《孙子》作为“兵经”看待,这确是事实。战争无论胜败,我们大都可以从《孙子》中找到原因。
  《孙子》思想的指导作用不但表现在战争实践上,而且也表现在一些卓越军事家的军事思想的形成上。从孙膑到秦王政、从韩信到曹操、从李靖到岳飞、从戚继光到曾国藩,他们的军事思想莫不受到孙子的影响。甚至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志,以及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刘伯承同志等,也不时地从《孙子》那里吸取营养。可以说《孙子兵法》哺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帅贤将。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灿若群星,他们留下的著作汗牛充栋,很少有象《孙子兵法》这样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能受到如此普遍的推崇和赞扬。

貌嗓失 发表于 2016-5-15 03:34:54

楼主就是我的榜样哦

慧华 发表于 2016-6-20 15:55:50

这贴有内涵!

倪熙柔 发表于 2016-8-1 18:50:55

楼主是好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兵经——《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