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拳书记载和民间相传,形意拳源于宋朝武穆王岳飞
形意拳的由来众说纷纭,据古拳书记载和民间相传,形意拳源于宋朝武穆王岳飞。岳飞,字鹏举,宋朝名将,民族英雄,故后被封为岳武穆王。据载,岳飞“习射于周侗”,“学枪法于陈广”,“兵法于智明和尚”。通过长期与金兵作战经历,博采众长,脱枪为拳,以传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后世流传下来的《岳武穆九要论》,是形意拳练功的理论渊源和研究形意拳的宝贵资料。形意拳先辈及古拳谱多冠以“相传”形意拳源自岳飞或始创于岳飞,今人考证者,以史料不足认为先辈假托岳飞创拳,借岳飞之名以增重,以立世之精神鼓舞后学,有利于发展本拳种。但岳飞在与金兵作战中,把用于实战的真功夫变为军事格斗技术传教将士,以杀敌破阵,确实造就了一只具有高超武艺的岳家军,使金兵闻风丧胆,其军事格斗技术,就来源于武术的创新和战争生活实践的经验结晶。
从某种意义上看,“岳飞”的影响,在形意拳相传中,为其广泛传播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形意拳流传中的重要人物姬际可,字龙峰,明末清初,山西蒲州(现永济县)诸冯人氏。谱传,姬公(际可)访道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默识揣摩,朝夕练习,经数载,尽悟其妙, 遂以“心意六合拳”授曹继武。又据载,姬公精于枪法,人皆叹为神。以为……若太平之日,刀兵鞘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以枪为拳,会其理为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曰六合,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的雏型。或载,姬公一日在寺内读书,忽见两鸡相斗,遂悟其理,根据各种动物之长独创新意,创立了“心意六合拳”。
近时期不少探索形意拳的源流和发展者,以姬龙峰公为形意拳创始者,或为形意拳前身集大成者,姬公可谓形意拳和中国武术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姬公后传安徽人氏曹继武,曹又授业山西祁县戴隆(龙)邦、河南马学礼,戴隆邦传李洛能,马学礼传马三元、张志诚等。
李洛能(老能),字能然,号飞羽,河北深州人氏,素喜拳术,常经商太谷,闻戴隆邦善“心意六合拳”,遂往拜学,时年37岁,苦练十年大成,并悟化传授心意六合拳。李洛能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在深入研究戴氏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理论上吸取道家养生观点和哲学思想,认为人之整体形态与思想意识达到高度统一,更符合拳理拳法,遂定名为“形意拳”。以“三体式”为基本架式,将十大形扩为十二形,新编套路“杂式捶”,设对打套路“安身炮”等。他一改墨守成规、教人唯亲的保守思想,重视知识分子作用,广传门徒,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世人称为“神拳李”。
其门人又积极完善拳术理论及内涵,并加强对外广泛交流研究。因此,形意拳名家竞出,群星璀璨,在武林中声誉大振,深受敬慕。当时,名噪遐迩的李洛能入室弟子有: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张树德、刘晓兰、李镜斋、刘元亨、贺永恒、李广亨、李太和等。此后形意拳不断发展壮大,遍布全国各地,并形成各地区练拳风格。从1990年至2003年北京、山西、深州等各地举办的全国及国际形意拳邀请赛上看,李洛能所传的形意拳,形成各地区风格流派。而戴隆(龙)邦所传,名为“戴氏心意拳”,与形意拳的拳架、风格也不一样。马学礼所传的河南派,名为“心意拳”,其拳架、风格与形意拳的拳架、风格亦不一样。溯本追源,从姬际可的“心意六合拳”到戴隆邦、马学礼的“心意拳”,再到李洛能的形意拳,虽是同源但又各具特点,说明了拳术在不断发展创新。
郭云深传李魁元、许占鳌、钱砚堂、郭圆(养子)、刘勇奇、刘纬祥、李殿英、李振山、黄修亭、赵殿元、魏老率、王芗斋等。李魁元传孙禄堂、李汉章、马耀南等,孙禄堂传陈微明、李玉琳、孙存周(子)、孙剑云(女)、万良等,李玉琳传李天骥(子),李天骥传牛胜先等;万良传黄万祯等,黄万祯传朱从贵、朱天册等;马耀南传张祥麟、袁老一、何洪滨、韩宝树等,张祥麟传单吉刚等。许占鳌传汤士林、倪成玉。刘纬祥传马礼堂、马青藻,马礼堂传尚济等。李振山传郭子昆、麻胜、张学等,郭子昆传冯志坤、李世英、宋光印。
李镜斋传李应勋、于殿奎、侯星五等;李应勋传于永汉、李海峰、高医俗、李静轩、罗本祺、朱蕴山等;高医俗、李静轩传杨遵利等。
刘奇兰传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周明泰、田静杰、王福元、刘老馨、刘德宽、刘风春、刘殿琛(子)等。李存义传郝恩光、尚云祥、黄柏年、李彬堂(子)、周玉祥、诸桂亭、李云山、马玉堂、李文豹、傅剑秋、郭永禄、郭汉之、李文亭、程有信等;尚云祥传孙梦之、许笑羽、那越臣、靳云亭、辛健候、尚芝容、刘化甫、王凤章、李文彬、韩伯言等,许笑羽传鲍玉藻等,鲍玉藻传袁宝海等;辛健候传崔国贵、张国良等,张国良传张世杰等;李文彬传李宏(子)等;尚芝容传刘俊峰等;刘化甫传马锡惠、赵忠等,赵忠传邸国勇等;
王凤章传骆大成等;韩伯言传任怀珠、郭玉信、孙署光等;黄柏年传邓万春、扈慕侠、韩辅桐等,韩辅桐传晁景水;李彬堂传陈盛甫等;傅剑秋传王乃发、傅少侠、崔占国等,王乃发传崔云峰、陈文俊、于沛寰等;李文亭传唐凤亭;程有信传钱文章等。张占魁传韩慕侠、王俊臣、姜容樵、韩云亭、钱树桥、刘锦卿、王占恒、刘朝海、白学海、马登云等;韩慕侠传马玉林等;王俊臣传田际成等;姜容樵传沙国政等,沙国政传张尚民等,张尚民传刘龙昌;钱树桥传熊守年、潘小杰。耿继善传耿霞光(子)、刘彩臣、张秀、邓云峰、董秀升等;耿霞光传陈尚毅等,陈尚毅传杨淑华(女)、王胜超等;邓云峰传吴子珍、杨沫、高子英;吴子珍传王玉坤、牛宝贵、李清泉、戴玉斌等;牛宝贵传周宝昆、孙长芙等;王玉坤传曹金榜,曹金榜传周树斌等;高子英传高继武、张用富、董俊雄。王福元传穆修易、彭廷隽、齐振麟、刘士荣、王继武等;穆修易传胡宝年、张安泰、商长锁等,商长锁传曹志清等。刘殿琛传齐经堂、刘亦琨、张长发,张长发传李金波等。
车毅斋传李复祯、布学宽、郭玉山、樊永庆、李发春、刘俭、许承麟、侯孝贤等。李复祯传陈际德、武承烈、乔锦堂、乔锦章、段振奎;陈际德传张书田、郭风山等。布学宽传张永义、孙德宜、苏登瀛、布华轩、吕家麟等;张永义传梁焕章,梁焕章传程登华;吕家麟传李三元等。刘俭传吴殿科、吴治泰等,吴治泰传高宝东。侯孝贤传战开运、王秀娥等。
宋世荣传宋虎臣、宋铁麟、贾蕴高、宋光匡、任尔其等。宋虎臣传董秀升、李旭洲;董秀升传李桂昌、李锦文等;李旭洲传许繁曾,许繁曾传王万友等。宋铁麟传吴立孝、赵永昌、宋光华等;吴立孝传田进忠等,田进忠传张增记等。
李太和传李文喜(子)、李喜顺(子)、薛振纲、范彬等。李文喜传王振东、孙增瑞等;王振东传张玉林等。李喜顺传李存柱(子)。薛振纲传薛颠等。
贺永恒传董德茂、贺兆太等,董德茂传郭维城、郝霖瑞等;郝霖瑞传杨葆居等;郭维城传左德伟,左德伟传马振贵,马振贵传杨秋等。
以上师承传人,因受篇幅所限,只述所知少数人物。
近年来,随着全国形意拳的发展,形意拳已形成规范化、民众化、组织化。各地形意拳研究会为使形意拳更好地造福人类,不断努力探索着。像北京市形意拳研究会、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中国深州李老能形意拳研究会、济南形意拳研究会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