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式的站法
孙氏拳的三体式有几种,一种是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中的五五,一种是众所周知的三七,还有一种极限三体式,就是重心几乎都在后腿上。这里面的区别在哪?其实,从双重到单重,再到极限,最大的区别是对六合九要的切合度。双重三体式不容易练到整,而单重则重心越往后走越整,条件是轴线要清楚。大家可以自己做实验,先站双重的,然后摸支撑腿,就会发现只是侧方肌肉紧张,而后侧方和里侧肌肉是松弛的,那么你把重心往后慢慢移,站到三七的位置就会发现,后侧方肌肉也开始紧张了,等你站到极限的位置,整个腿部的肌肉都是紧张的,而且里侧那两条大筋开始有痛感,这个就和我说的四平马效果一致了。
武术的一大秘密就是以筋行气,筋与气血脉是并行无二的,且关系是筋生气,气生血,血又生筋,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站桩不针对筋去就只是练肉,对内功修养毫无功用。四平马是直接压住了两条大筋,但是上肢涉及不到,所以后期还要用易筋经之类的功夫练整,而三体式则全身直接练整,单重就是应有之义了。
孙氏拳的三体式有一大贡献,就是解决了膝盖劳损问题。传统的三体式要求膝盖内扣,这违反了人体的生理规律,阻碍了气血从膝盖部位的上行和下行,而膝盖又是人体很脆弱的一个部位,因此过去很多老辈人膝盖都不好。孙氏拳的三体式要求膝盖始终正对脚尖,脚跟外撇与膝盖内扣不可露形,从根本上杜绝了隐患。
关于三体式的时间疑问,其实都在于没能深刻理解三体式的根本道理,明白了以后就会知道,时间虽然很重要,但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站对了,符合了六合九要,那么人体这个小天地就开始内炼了,也就是开始了炼精化气的进程,筋骨膜都开始再发育,站一分钟有一分钟的功用。长固然好,短也是必经阶段。
三体式站对了,如果仅仅为了健身长寿,其实可以不练五行拳以及其他,这个桩足够了,每天站几次,站完了溜达溜达,如果你还在修禅,那么与打坐并行则效果更好。之前我看寿关顺先生的文章很是契合,从内炼角度觉得他是明白人。听说他在公园里传的是普及版本,还有一套非真不传的,就得有机会见面拜教了。
楼主看起来很有学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