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基本功
拳谚有云:“真功夫在拳外”。其释有二:其一,凡术至高阶则为艺。技击之术至高阶则称武艺,乃武学之艺术(习武人则谦称为练把势)。生而诸艺术皆相通且互相增益,故而诸如兵法、哲学、物理、天文、儒学、医学,乃至舞蹈等等,皆可为武术之用。其二,“著绝艺者积功而成”,以告诫八极拳习练者,除精通各套拳路外,尤须精通基功。其中尤以内养功及循序汽车进为要,如是习练可增功力,以免出偏,万望习者及练家慎之,再慎之。 一、调养功此为固内脏、调气血、养精神之法,可宁心平肝壮肠胃,固肺养精,其方法有如下几种:1.数息功:直身站立,两手叉腰,两脚平行,相距肩宽,挺腰开胸;眼微闭,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舌抵上腭,随呼吸意守丹田,抛却一切杂念。一呼一吸为一数,缓吸长呼,纳清吐浊,运动内脏,以资健康。除直立法外更有跌坐法、睡(卧)法等。呼吸次数自四十九次起逐渐增加。数息功中可觉有真气自丹田冲冲下(或用意稍稍引之),过会阴,搭下鹊桥(轻提肛),上尾闾、夹脊、玉枕,至泥丸稍停;继而下上鹊桥(舌尖轻抵上腭),下重楼,过膻中,入丹田少停,如是称进阳火,正转九次,再逆转(称退阴符)六次,收功,此为小周天。经上阶段习练后,可进阳火三十六次,退阴符二十四次。经上一阶段达熟练后,则进阳火二百一十六次,退阴符百四十四次。 2.不数息功(内动功):练拳后或子午时于空气新鲜与安静之环境行之。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摒除万虑,意守丹田。自发、头、颈、臂、掌、指、指甲、躯干、腰、臀、胯、膝、小腿、踝、脚、脚趾、,做放松功;意念内视大脑为无色透明球状,内有蓝色血管及毛细血管,且血管弹性极好,有节奏做舒张与收缩运动,意念可见红血球于血管内运行。如此以意念内视每一脏器及血液(意念感觉无粘稠,无高血脂)、骨髓等等,一切均正常。经数息功阶段后,须进入经络大周天运行。其运行路线是:呼气时真气自泥丸宫(百会)下过天目、鹊桥,下重楼后一分为二至双肩,沿双肩内侧行至掌、指,再从指尖经手背沿手臂外侧至天突汇合,沿任脉下行至下丹田,再沿带脉绕身体一周,分别从左右环跳穴尚腿外侧下行至涌泉穴,打开涌泉穴排出病气与浊气;随吸气自涌泉吸入地之灵气,行至脚大拇趾后沿腿内侧上行,会合于会阴,过下鹊桥,上尾闾,过命门、夹脊、玉枕,上行至泥丸稍停,此时感觉泥丸打开,灵气进入。如此则完成一循环,再周而复始,收功时集真气于下丹田一点,且此点小愈小愈好。上述功法过一阶段后,则真气自行运行于周身,在上、中、下三丹田之间振荡,收功时意念将宇宙真气集于下丹田一点。 3.起居法:
勿使头向北,向西而睡,睡醒后先默想四周景物,以气(意)检查全身各部及血液流动。 搓两手,并以手搓眉、耳、下颏部;揉眼,扣齿,搓揉枕骨。 屈伸手指及脚趾各七十二次。
坐起,双手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次九次揉两肋;顺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推揉各九次。 坐姿,腿伸直,双手搬足尖,头俯在腿上。两手搓足心、足跟及外侧各三十六次。洗漱后倒立三分钟以上(高血压患者忌行)。 4.养目功:
每日清晨无风雨时于野外空旷处行之。其法为:背向太阳合眼,眼球左转七次(九、十二、二十四、三十六次),再右转,次数相同,而后眼尽力睁开视远处景物。 观微物法。微物久视则大,久练能视微物。
搓耳根及眉际,可作为以上两种功法的辅助动作。夜眼功,可于夜间院内或野外行之。 5.聪耳功
夜静时闭灯冥坐,静听周围细微声音,久之可聪耳。
两手提耳,摩擦耳根。冬天以干热毛巾适当烫耳根及两侧颈部。 6.固齿功:
睡前与醒后各叩齿三十六(或七十二)次,或于坐功时行之。运使功
1.地盆步(马步,地盘):
此为八极拳入门之基础功,借此练气下行,不但增强足胫力,且可免气血上浮,所以可固下盘。
其法:两足平行,足尖微向里扣,两足相距三足宽,十趾抓地、身下蹲,膝盖勿过足尖,上身立直,身向上顶,两手叉腰(或两手向前平伸,掌向外翻,两臂抱圆),松肩,松腰,松胯,两目前视,呼吸自然,气贯丹田。初立时往往腿足酸痛,再久,反觉松散无力,此为换力。要循序渐进到能站两小时仍觉轻松自然。练此功可使足胫坚强,下盘稳固。 八极地盘有四忌:
忌两足下蹬不能平正,五心不实。忌站立时腰背弯曲,腰曲则气(气功之气)不能下。忌一站即起,两腿若不堪承受痛楚,则进功必缓而无成。忌耸肩、头歪、顶僵、眼光乱视、膝过足尖及撅臀。
1964年春,我在初拜霍青云先生为师时,霍老师即告知马步乃武术诸基本功之首,平时但习拳前须苦练,且夜里睡眠中亦应勤修。我不解,请详告。师曰:”双足蹬墙(或床头)成骑马势,腿部万不可受凉,受凉易抽筋。”果如师言,到秦皇岛后,我就此请教师祖魏鸿恩老先生,师祖说:“做骑马势时,腿部肌肉务须放松。” 2.斗马桩(子午桩,长三式):
地盆者,短马也;桩步者,半马也。地分为练习时使用,桩步为临敌时使用。如用肘拐,须短马;放肘拐时,变为长马。 3.弓箭步:
借此练习胯、膝,要左右变换练习。 4.揉(推)手功:
有单揉、双揉之分,分定步、活步之练习。每日需推揉200-300次。 5.捻步(碾步,撵步):
前足宜低撇,不宜高挑。此功专练松腰,松胯,合膝,扣裆。久练则步灵,腰、胯、膝、裆合。
霍青云老师曾告诉我,青年时期在老家赶集,来回十八里路,全练碾步、闯步、八式,累了蹲趟小架,疲劳立解。 6.回环捋手:
做正骑式,左右手捋带攥拳,以练小臂及掌跟横力与十指抓力,并能活胯开裆。 7.提膝:
尽力提起而抱之,左右交替行之,久练能使腿活。 8.呼吸功: 9.活胯:
其法有两种,功用各不相同。一为站起马下蹲,猛蹲缓起,每日蹲起十余次。蹲时上身要正直,两手叉腰,蹲至胯矮于膝盖。最后练至胯松而无强力,臀部若能附于地面,则与腰连接之筋伸长而灵活。另为两脚一前一后成长三式,前腿微向前弓,后腿下压,前胯向前耸动自如,足胫坚强有力。两式均需十趾抓地,两脚放平,身躯正直,用力时自丹田向外吐气,目向前视。
马步下蹲,两掌心朝上随吸气自下提至乳间,而后两手随呼气向前推放,两肩下沉,肩窝吐力,而后左右手分开,身体下蹲,两手抄起,反复行之;开用左右手交互提之,提时手变,推放时变掌。 兰州烧饼,鉴定完毕! 婴姣橇 发表于 2015-1-4 22:00
兰州烧饼,鉴定完毕!
你也是个“烧饼” 你也是个“烧饼”你也是个“烧饼”你也是个“烧饼”你也是个“烧饼” 楼主的头像能辟邪啊! 禽兽不如应该不是说楼主的的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