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赫赫有名的帅之兵器——凤翅鎏金镗
《说唐演义》中宇文成都所使用的兵器——凤翅鎏金镗——却不是演义,而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它的出现是在稍后于宇文成都时期的宋代。 镗,中国古兵器。始于明代,是由枪发展而来的,茅元仪《武备志》载:“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也说:“镗兵之重要者为枪头齿翼月牙镗,长与月牙铲同;茅氏(茅元仪)注曰:以纯铁为之,盖恐用生铁则易折其翼也;镦亦有尖刀,可倒用为刺兵,左、右、中三面均可刺,其齿形镗则兼有碴兵、句兵之用,诚属利器,惟恐使用较难,须经过精细之练习耳。”镗在清代应用甚广,尔后,逐渐减少镗,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正锋下有两股,向上弯翘,其形状异常,可刺可防,属长兵器。锋刃用铁,柄为木制。在镗的中央部位是它的正锋,如长枪的枪头。正锋是以刺为主要功能。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锋刃不但可以攻击敌人,同时又可进行有效的防御。
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利刃,称正锋,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镗的形状较多,主要有:月牙镗、四节镗、五齿镗、三节镗、雁尾镗、雁翅镗、雁嘴镗、凤翅镏金镗、锯翅镗、金牛镗、燕子镗、凤翅镗、夜战镗、牛头镗、燕子镗、雷震镗等。镗有很多变形样式,均按正锋和两侧弯翘锋刃之形状定名。常见的有“凤翅镗”、“燕翅镗”、“雁翅镗”等。镗不仅有强大的攻击力,而两侧向上弯翘的带齿锋刃,更具有神奇的防御能力。缺点是由于正锋及两侧向上弯翘部分又大又重,成为前边过重、后边过轻的重量不平衡的兵器。所以必须选用臂力特好的士兵才能使用。
镗和其他兵器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利用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多齿锋刃,具有特效的防御能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镗的一种变体“镗钯”。其外形特点是前端虽然也分成三个叉,但中央的正锋要比两侧锋刃长得多,所以两侧上翘锋刃的刺杀效果远不如正锋。那么,为什么采用这种构造形式呢?这仍然是出于强化正锋的刺攻和上翘锋刃的防御的功能性分工的不同。
把镗作为兵器广泛用于战场是在明代。注意攻防一体的兵器,并把镗作为常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这个人就是明代的名将戚继光。当时在他的军队中,每队为12个人,其中就有两人装备这种兵器,并在抵抗外虏的战斗中起到了积极的效用。
镗长而重,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使用时多是两手交换,有时左把在前,有时右把在前。它的基本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捞、咬、拨等。
至于“凤翅鎏金”这几个字的意思,所谓“凤翅”说的是镗两侧的刃形态如凤翅一样微微张开,“鎏金”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特殊的镀金方法,把黄金打成金箔,与水银混合成浆状涂覆在器物表面,等到水银蒸发掉,器物表面就镀有黄金了。这样的工艺非常美观和耐久,故宫里好多装饰都是这样镀金的,至今保持完好。
总之,这把“凤翅鎏金镗”就是侧刃形如凤翅、表面用鎏金法镀金的一种兵器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