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模式 发表于 2014-12-19 17:54:34

“静水潜流”——谈谈心意拳习拳体悟

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倒是那些很浅的水在石头上流过去的时候才会泛起浪花——任正非。
~~
转眼间跟随老师学习心意拳已近四年了。老师一贯保持低调,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上的“名气”并不高,而且离我们较远,每年两次来教学,平时训练更需要师兄弟们的主动性。但是大家学练心意拳的热情却始终不减,在反复操练的枯燥重复中获得了进步。我在锻炼之余也常做习拳方面的总结,找问题并向老师咨询,以解学拳之惑。这年学习的感悟如下:
1.心意拳是整体的锻炼,网上看到很多视频,其稍节之力看似勇猛,但浑厚不足,且缺乏整体,则与人交手时便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而心意拳真传练法,与外面照片或者视频,甚或一些大师摆出来的公开拳照相比,往往是细节有所不同的,所谓貌合神离也。比如摇闪把,最后的闯肘也在拉扯肩背(会感到大小臂至手部都有热流),而不是手臂使劲往上打。
2.打拳时要有“意”的关照。比如练蛇形的锻炼,身体要有像蛇一样盘曲行进之意,而发力要有惊劲,锻炼日久则身体和意识变得机敏。
3.功力锻炼与单操并重。心意拳有十分优秀的一些功力训练方法,大都法简效宏。比如老师传授的六合大撞,提腕,抓攥等,以及其他一些秘传功法,有些叫不上名字(可能老前辈们根本就没想给这些简单的功法起名字),除此以外,单操有些也包含了功力的锻炼,比如摇闪把,熊膀等。
4.适当的用“意”来增添拳势。其实写字,画画,打拳,音乐等都是相通的,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必须构筑”势”,否则便不连惯、有断层。比如大劈,老师要求前手伸展时意在两米之外,后手斩下除了身体合住劲之外,也应该有将身体前方之物劈下之意。但这种“意”是朦胧的、若有若无的,心意拳妙在身体的正确功架和行拳可自然引导出意,反之以意来带动又可助增其势。如果偏执于“意”则必然着相,即便有助于拳,也必对身体有害。
5.最后再强调一下细节吧。不朽的文学作品,美妙的音乐表达,高雅的书法艺术。。。但凡令人叹为观止者,无不是出于精益求精。而且越到后来越要注重细节,其直接影响到品味甚至成败。就像摇闪把,老师不断的为我们雕琢它,从学这把拳到现在,老师不断给我们调整和细化要求,其注意点既包括头肩手等等,也包括行拳中的路线,气势等等。老师要求每一把都要有踩意,他演示时表现出来的是入地三尺之感,而这与细节(身,腿,脚,胯。。。)的不断磨练是分不开的。
能找到明师是幸事,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清.袁枚写道,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愿和大家共勉。

hillman200hk 发表于 2014-12-19 17:55:53

所练的是卢式一脉。习拳没必要去主动考虑气血等,拳练对了,一些体验是自然的。我所学的单操大都强调抻筋拔骨。

dl666222 发表于 2014-12-19 17:55:53

功法和拳法缺一不可,这需要系统训练!比如广场上的太极拳,练不出东西,缺的太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whfakdhfjkdsa 发表于 2014-12-19 18:08:39

敢问师承何方?可是卢氏一脉?我对气血感应什么的不是很在意,我只是感受劲,在我看来,劲通了练什么都行,一打就长进,功法什么的自己都能编,就是把某个把艺提取出来,其他不大相关的动作模糊化或者直接去掉就可以了,比如摇闪把,我要提取其不断的翻浪意,我把手上动作变成轻轻一划拉就是了。

lxf123_88 发表于 2014-12-19 18:10:14

咱都一伙的!低调!

noriko 发表于 2014-12-19 18:10:33

手机回复怎么这样,出好几个回复!

www88secom 发表于 2014-12-19 18:16:05

请问什么是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静水潜流”——谈谈心意拳习拳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