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缪希雍“血气论”与“人天观”初释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2515次阅读 1次回复
daxiede
2015-11-26 10:01:15
本帖最后由 daxiede 于 2015-11-26 10:03 编辑

       传统堪舆理论与中医理论都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与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虞山儒医”缪希雍将经络学与堪舆学相结合,对后世医学和堪舆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其理论包含着钱学森先生所定义的宏观人天观思想。
一、经络学与堪舆学相结合的人天观
      传统堪舆理论与中医理论都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与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了不同地域的居民在体质、生活习惯、发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的产生,《内经》明确地把它归结为“地势使然也”,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传统中医理论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以“取类比象”的方式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并配合季节的变化来处方用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环境中医学。       与此同时,人们通过堪舆理论进行建筑选址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使人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据《葬经》所载:“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其意为:风水乃促使中国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以达“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生态平衡。换言之,人与自然环境采用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天地人”三才兼得。让人们融入环境之中。
      传统堪舆理论与中医理论二者都认为风水于人生十分重要, 如《黄帝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金匮要略》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认为:“水为万物之源”。堪舆论形、气并由此分为形势、理气两派,中医同样论形、气并认为二者互相影响。古代著名医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的医学著作中都有择地、营造等堪舆学思想,一些医家本身即精通堪舆,如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更著有《风水问答》一卷。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经络由气脉和血脉两大系统组成,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1.在缪希雍堪舆理论中以“气”、“形”作为探讨“吉”、“凶”的基本要素,并以“气”为核心。“血气论”开篇即言:“夫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在以后各篇又多次论述气之作用,《察形篇二》曰:“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法葬其止。”。《望气篇十一》云:“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雾,四时并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
      2.强调“气”与“形”彼此作用,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葬经翼》曰:“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着。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在《望气篇十一》中又有“山冈,体魄也。气色,神埋也。故知山川为两仪之巨迹、气质之根蒂。世界依之而建立,万物所出人者也。然则气其形之本乎?知形势而不知神气,替之贵人已死,不如贱生。壮夫病困,未若弱强。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气为形之本,而形正是由山体、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这些要素及其构成的变化,决定了气的形式,同时又受到气的反作用和制约。可见山、水、和气之间密切联系。《葬旨篇》曰:“乘风弗臧。形若下聚,势必得水。水来风去,气融斯美。”认为“风”是影响“气”的关键要素。《难解二十四篇》第十一问云:“要以大势与石纹裹转,便真若水之去。必是无砂包裹关阑。无包裹关阑,则风吹必矣。水来风去,不言可知。”体现了山、水、气的综合作用联系。
      3.注意诸多地理要素相互配合。《原势篇一》曰:“善观山水者,审其长短,而知衰旺。善辨衰旺者,问发源之水,远近拥狭而知山力之大小。兼能鉴气辨色,因吉凶而卜休咎,则精粗毕举,靡有遁情。原其所始,要其所终,察其向背,度其短长,不出户庭而得方域之概,河山千里,指顾咸归矣。”即认为,所有风水佳地,都是由周围的山、水、风、树木、方位等诸多地理要素构成,并由它们的形状、大小和组合方式所决定。观山即是寻找由山体构成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环境。而观水,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水也正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依赖,因此观水成为堪舆选址的重要一环。观水要找水口、相水形、看水色、尝水味。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以流泉甘冽为佳。正如郭璞《葬经》所言:“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而是否“得水”和“藏风”,都取决于山、水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与组合特征。
二、缪希雍血气论及人天观的现代价值
       1.有助于建立调和气血的治疗原则
     《辞海》定义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生命的本质是有生命的物质在同一时间内的不断产生和破坏。气血在升降的不断运动之中推动脏腑发挥生理功能,从自然界摄入空气、食物,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排出代谢后不需要的糟粕。气血周流全身,运动不息是生命最根本的特点。气血升降出入的矛盾运动一刻不停,若有刹那之停顿,疾病就将发生,运动一旦停止,生命也即停止。故缪希雍认为,“天地之间,动静云为者,无非气也;人身之内,转运升降者,亦气也。”因此从人体生命角度言,生命的本质在于气血周流全身、运动不息;从发病学言,气血异变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从治疗法则言,缪希雍“治血三法”、“治气三要”皆为调气血之法。据此可为现代医学应用调和气血治疗原则,探寻各种疑难病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有助于探索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是人体中重要的两大系统,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心脏 的泵血作用,将富含氧气的动脉血液输送至全身各脏器,将含代谢产物的静脉血回输心脏。一旦呼吸或血液循环停止,生命活动也随即终止。可以说,呼吸及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延续与机体的健康状况。缪希雍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心为血主,肝为血脏;肺为气主,肾为气脏。血出於心,血纳於肝;气出於肺,气纳於肾。”“肺为气主”,司呼吸,“心为血主”,保证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才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而联结心肺两者关系的重要环节即是气,它具有贯心脉及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保证了呼吸及血液循环之间的协调平衡。
      目前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而“气”、“血”运行是联系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重要和核心的环节,我们应将缪希雍对“气”、“血”运行的认识,与现代医学联系起来,使缪希雍“气行乃血流”理论能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得到恰当地结合与应用,使其在治疗疾病中能有更为清晰明确的针对性。前辈医家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及切实有效的临床验方,必然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帮助。
      3.缪希雍“血气论”与钱学森“人天观”
      钱学森在《大自然探索》杂志1983年第4期发文指出:“宏观人天观的素材是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也就是中医对人体的理论和古来道、释、儒三家讲修身养命的学问”。又说,宏观人天观是“考察人体内部与环境的关系”。缪希雍以医学和堪舆学相融合而闻名,撰写了大量关于医学、堪舆学著作,其血气论中蕴含着钱学森先生所定义的宏观人天观思想的丰富内容,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与宏扬。

————————
本文作者:方泉。选自《人天观研究》

down11

2015-11-26 10:17:06

不错哦,楼主这是要火的节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down11

2015-11-26 10:17:06

不错哦,楼主这是要火的节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