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火汤 一引火汤 二展开引火汤 一引火汤 二展开
编辑本段引火汤 一出处: 《疡医大全》
组成: 熟地(一两)元参(一两)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二钱)山药(四钱)茯苓(五钱)肉桂(二钱),水煎服。
方义: 肾为水火之脏。肾阴即元阴、真水;肾阳即元阳、真火。足少阴肾经入肺、循喉咙,达舌根。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遂成咽喉疼痛之症。本方之中,用熟地、玄参、山茱萸、山药等滋阴降火之药,再用肉桂、白芥子等引火归元,从而使阴虚之火引归肾宅,咽痛之症自然消失,故名「引火汤」。
主治: 用于治疗阴虚所致的咽喉疼痛症。有滋阴清热之效。
编辑本段引火汤 二出处: 陈士铎《辨证录》
组成: 熟地(三两) 巴戟天(一两)茯苓(五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二钱) 水煎服。
方义: 方用熟地为君,大补其肾水,麦冬、五味为佐,重滋其肺余,金水相资,子母原有滂沱之乐,水旺足以制火矣。又加入巴戟之温,则水火既济,水趋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不啻有琴瑟之和谐矣,何必用桂附大热之药以引火归源乎。夫桂附为引火归源之圣药,胡为弃而不用,不知此等之病,因水之不足,而火乃沸腾,今补水而仍用大热之药,虽曰引火于一时,毕竟耗水于日后,予所以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取其能引火而又能补水,则肾中无干燥之虞,而咽喉有清肃之益,此巴戟天所以胜桂附也。
主治: 人有咽喉肿痛,日轻夜重,喉间亦长成蛾,宛如阳症,但不甚痛,而咽喉之际自觉一线干燥之至,饮水咽之少快,至水入腹,而腹又不安,吐涎如水甚多,将涎投入清水中,实时散化为水。人以为此喉痛而生蛾也,亦用泻火之药,不特杳无一验,且反增其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此症为阴蛾也。阴蛾则日轻而夜重,若阳蛾则日重而夜轻矣。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
|
|
少林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