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拳断想1--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4193次阅读 2次回复
秘籍
2014-12-17 19:33:47
太极拳断想
    太极拳的理想境界是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而这种自然并非河流山川的客观自然,它是指遵循规律顺应法则的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俗语所说“习惯成自然”也是对太极拳宗奉自然的最好诠释。太极拳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思想原则是“无为无不为”,“无为”是其手段,“无不为”是其结果。太极拳的战略思想是“不争”,即不主动进攻或退让,而是舍己从人,老子所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的战术思想是“柔弱胜刚强”,认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体现的效果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因而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太极拳又称为“神拳”,何谓神?易经讲“阴阳不测谓之神”,即变化万端而人不知则谓之神。太极拳因这种独特的方法由“艺”而进乎“道”,它已经不仅仅是武术了,而是通过武术表现出的大道。太极拳就是用个人的身体和心灵来体验“道”——古人哲理——的一种途径和载体,因此这种体验很难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只能依靠代代武术家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细心体悟才得以传承。作如是理解,太极拳就是一个按照东方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复归自然的体育活动。太极拳既然是“道”的体现,则应该是大道自然(顺应规律)、大道至简(不繁衍缛杂)、大道至易(不故弄玄虚),因此,太极拳不需苦练,也无秘籍,但需要在明师的引导下心悟体证。
    现在习练太极拳者众多,许多人爱拳一生而乐此不疲,总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和体会,这是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反映,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是,却容易出现浅尝辄止、固步自封和以讹传讹的后果。由于太极拳基本上没有任何副作用,无论是做对做错,对人体基本上没有损害,只要在练习时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收到了体育活动的效果。但如果把追求功夫或者希望速成因而想出其它违反原则的方法来过度训练,则有可能不得其益,反受其害,最为普遍最为典型的是膝关节受伤。其次是太极拳一层楼有一层楼的风景,无论功夫高低都有一定的领悟和体会,所以人们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认为收到了效果,因而有所满足而止步不前,影响了对太极拳终极目标的追求。太极拳的运动方式与日常理解的方式不同,它要求“极柔软”才能极坚刚。而能做到柔软至极,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在短期内达得到的。它要求习练者在训练中学习、摸索、领悟出一种回归人的本质的方法,抛弃后天所获得的经验,不知不觉的脱胎换骨。这种“得来不觉费功夫”所获得的功夫,才是太极拳的纯正功夫。因此,选择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有终生追求最高境界和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何况“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练太极拳不要浅尝辄止,一定要把太极拳真谛弄清楚,要准备花一辈子来学习,求真而不是求胜。当然,还有一部分太极拳追求者花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纯功”,却不能运化者,尽管并非彼彼皆是,也不在少数,他们收获更多的却是矛盾、纠结和痛苦,这是一批尚有希望的人,但若不遇“明师”指点,自作聪明,即使练到终老,也将落得“枉费功夫遗叹息”的结果.“斯技旁门甚多”,引诱人虚耗光阴,浪费生命,这又是太极拳极端残忍的一面,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刚柔相济是许多杂手为自己的外家手法提出的最好理由,活生生把太极拳的大松大软变成了所谓可刚可柔的杂拳,失去了太极拳最本质的属性。中国古人把大道比喻为水,于是,后人了解到水的直观属性可以由液体的水变为固体的冰,也就是说从水中找到了刚和柔的统一体。因此,理直气壮的为自己的刚性属性辩护。其实这是很容易欺骗人的错误观点,要知道极柔软的水之所以有巨大的刚性能量,不仅是它固化为冰的原因,而是它整体能量集中爆发的结果。正如巨浪、海潮、乃至海啸,爆发出来的能量威力无比,但它没有改变水的液体属性,仍然是柔软的水的属性。另外,刚柔相济特别强调的是“相济”,如果说的是水与冰的形体改变,就不可能相济,而是相对了,因为液体与固体毕竞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形态。
极柔软是对太极拳形体的要求,也是形成整体爆发力量的前提基础。太极拳在技击中体现的“极坚刚”,只能是“极柔软”所产生出来的效果。老论所言,“斯技旁门甚多,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明确指出了太极拳“旁门”的基本特点,即力量大的胜力量小的,速度快的赢速度慢的,这种因先天之力造成的差别,老论是不足为取的。由于太极拳反映出的是击人丈外的效果,所以人们对刚性的感受特别明显,因而过分强调了这种坚刚效果的追求,错误的把普通人容易理解的坚刚成为了追求的目标和方法,那就与太极拳追求“极柔软”的目标和方法背道而驰了。
太极拳习练既久,会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罡气,这是一个人整体力量的反映,是从极柔软中出来的,所以应该把“极柔软”的提法强调到非常彻底的程度。物极才必反,凡是有了坚刚的意念,就容易掺杂而不纯粹了。雅轩大师反复说他是追求“大松大软”并坚信这样才能够对付各种硬手。但是,极柔软是怎么练出来的,依照书本是绝对练不懂的,这必须老师口传身授,学生身证体悟才能掌握,尤其是要遇到高手让你有所体会才行。台湾叶金山先生坚持大松大软的练功方向,(他甚至认为雅翁大师还没有他松得彻底,但从他的推手录像看,他的功夫也不敢恭唯。)叶先生说过,你遇到一个人把他的手举过头顶而不感觉到他手的重量,那你马上就给他钱,因为他认为这就是有太极拳功夫的人。他的这个话说明,东方大道包括中国的太极拳是感悟性和体验性的,它要求你必须亲身用心去感受和用身体去领悟,如果你没有遇到这样的大师给你这种体验,仅从书本上或录像来学习是不容易得到要领的,因为你不可能体会“松”的真正意义,自以为懂了,其实还是隔靴搔痒,并没有理解和落实。“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还是老论上的话,已经基本上把如何学习太极拳指明了条件,如果不具备条件,我建议就等待机会或者寻找明师,否则学拳容易改拳难,积重难返。
太极拳是需要哲学思想来指导,依靠智慧来领悟,运用身体来体验的内家拳。所以要与其它外家武术的训练方法有所区别。学习太极拳首先要明理,其次要得法,最后还要用功。现在不少人都以“拳练万遍神理自现”来激励自己,“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劳其筋骨”苦其皮肉,往往最终结果却是“太极十年不出门”,所以古人也有“穷毕生精力却代不数人”的感慨。之所以如此,不是太极拳的无能,而是把太极拳当成外家拳来练了,太极拳要是像外家功夫一样苦练,吃苦受累却收效甚微甚慢,又何苦非要练太极拳呢。花这么多时间吃这么多苦不如直接学习其它运动或练其它功夫,效果还快速显著得多。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无论内家外家,包括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在追求身体的灵活与反映的灵敏,这是所有运动的目标和方向。就武术而言,所谓内家外家的区别,只在于实现这目标的路径不同。外家拳是以物理性运动为主要方式,以提高力量速度技巧等外“动”的方法来获得,内家拳则是以稳静心性,松柔肌肉、延伸关节等内“静”的方法来实现。因此,以为勤奋苦练要冲破人的生理极限的苦练就能成功,恐怕是南辕北辙罢。当然,若用外家拳的方法如刻苦训练、讲求手法技巧、积累经验教训等外动为主的方法来练太极拳,肯定可以获得功夫甚至高功夫的,但无论如何难以称之为纯正的太极拳功夫,因为它们仍然是“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异于太极拳的“旁门”。殊不信此,为什么老论所言“静中触动动犹静”,始终强调的仍然是一“静”字。道家是以“静”为其根本的修养方法,其特点是排除人为的欲望和知识,体验心中之“道”即“德”,庄子特别关注于体验,其著名的“坐忘”法,就是静中体验“道”的境界,即所谓“同于大通”。因此,只有坚持以“静”的思想原则来练习太极拳才是学拳正道。
由此提出了太极拳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即太极拳练习的具体方向和目的究竟是什么?每一种体育运动的练习方向和目的决定了这种运动练习的具体方法。比如说举重是练力量,球类和跑步是练速度,体操、摔跤、外家拳等是练手法技巧,或者说它们都是增强力量、加快速度、丰富技巧兼练的运动。但太极拳既不需要练力量——用意不用力,也不讲速度——运行缓慢,更不求技巧——无欲无为。那么太极拳练自己身体上的什么呢?老拳论不看重“壮欺弱,慢让快”的“先天自然之能”的胜人之术,因为这些都“非关学力而为也”。那么太极拳的“学力”是什么,怎样学习才能体现“四两拨千斤”和“耄耋能御众”从而“英雄所向无敌”呢?
任何对抗性运动,都不能缺少力量、速度、技巧和功力的较量,太极拳如何体现这四种基本要素?即“练自己身上的什么”这个必须解决的本源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体现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独特方法和神奇功夫。如何理解太极拳这种对抗性四要素呢?我以为,首先从力量来讲,太极拳是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小力击大力是完全可能的,何况长期的松柔训练,太极拳也会积累内劲,强其罡气,其整体的爆发威力无比。其二速度问题,人与人对抗时的速度不是指物体位移速度的快慢,而是指瞬间反映的快慢,这恰恰是太极拳训练的优势,因为太极拳特别注重神明的反应,它要求“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第三技巧问题,即招式手法。任何招式手法都有穷尽,而太极拳则以不变应万变,无法应万法,所谓太极无法,动即是法,舍己从人,顺势变招,“因敌变化示神奇”。第四不需要“功力”,所谓不需要功力,即指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不需要通过特别的训练即可达到,没有要求超出常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练好太极拳。我们从“耄耋御众”中可见,甚至于连路都难以走动的八、九十岁的老拳师,仍然能够轻松的击人丈外,他们的身体条件,恐怕也难以谈得上所谓的“功力”了。以上四点,是我坚持相信太极拳能获得武术效果的理由。
再谈谈自然,中国道家是以“自然”为最高境界,这个自然不是与人相对的自然界,也不是机械论的必然性或因果律之类,它就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目的或意志,不仅没有目的性,也没有任何规定性。
按照这个自然的概念,太极拳所说的自然,主要是指行为动作决不能预设目的,而是内通外顺,随曲就伸,上若行云,无心以出岫,下如流水,随意而下滩。另是指太极拳的各项技法要求,不仅要合乎道(老子哲学思想之道)合乎理(古典拳论之理),更要合乎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习惯,如走路散步以及一些手工劳作等经常性的活动,俗语“习惯成自然”最简捷明了的说明了这个概念的自然的道理。因此,在练拳时自己自然不自然,就与这些日常动作相比较,主要要求是否在心境上一致,如果心境一致就是自然,否则就是不自然,那就需要慢慢调理自己身心,使自己在练太极拳的任何动作时都能自然而然,所谓“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太极拳特别要求的是心态要自然,如果抱着我开始练拳了的想法去练拳,就不容易自然了,而那些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而“报仇雪恨”的目的练拳,就更与太极拳的本质路径相背离,很容易就南辕北辙了。另外有些拳师甚至于非常成名的大师,为保持名誉或者财利,也容易兼习杂门手法以显示自己的功夫,这也是不自然,日久天长,与太极拳道也离得远了。

“练拳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此是雅翁原话,由于注重“沉”,学习者往往容易理解为“压”。四川重庆两地练杨式太极拳者,受这种影响深重,都重视腿脚沉实,身势下压,以求脚下桩功的稳定。这样容易造成膝盖受伤,许多练拳者多年后往往就是这种结果。“身势如载重之船”,但此论很难从文字上理解正确,需要明师以身示范方能明白,所谓“入门引路需口授”是也。此是其一。其二老论有言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其中一定要包括脚、腿俱要轻灵。而其他学习者却把身势的松沉错误理解为身势朝腿脚的沉压,这就违反了俱要轻灵的要求。雅翁强调的的身势,即全身虚灵后身势的自然下坠,是旁观者的感觉印象,自身的感觉体悟切切不可有沉重之感。还有就是雅翁强调要有虚无的气势,这也容易理解偏,气势是虚无的,是功夫到了炉火纯青时的自然流露,它只是旁观者的感觉印象,非习练者虚张声势,更非瞪眼竖眉,咬牙切齿所能形成的。雅翁拳照的确气势磅礴,要知道雅翁时代是强调武功的时代,雅翁也是以武立身扬名之人,因而他对“虚无的气势”的追求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从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极端理论上讨论,是追求冲和之气,中庸之道,和谐之境,按这个标准,也可以看成“过”了,与道的境界还有些许距离。余以为,神气内敛、威不外现,正大庄严、静穆祥和才是太极拳显示的大道真身。
再谈谈静。“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古人修身养性的主要目标和方法:“吾教子从下等工夫做起去。古来成仙得道者,静以养心,明以见性,慧以观神,定以长气,寡欲以生精,致虚以立意,此要诀也。静则无为故心清,明则不昏故性见,慧则能照故神全,定则常存故气舒,寡欲则一元固故精生,致虚则万缘空故意实,此要诀中之要诀也。”
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先讲静的是老子,孔子却讲敬。静和敬属于先秦道、儒两家的方法论范畴,以后逐渐有了道儒融合的趋势,到了宋明理学,这两个范畴都纳入理学思想体系。周敦颐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太极图说》),把静作为人生的一个根本标准。二程受学于周敦颐,伊川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认为“性静者可以为学”(《外书》卷一)。但二程并不主张专主静,而认为敬是原则,静包括在敬中。朱熹也主张以“主敬”为主,“静坐,非是要坐禅入定,断绝思想,只收敛此心,莫令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矣。”(《语类》卷十二)朱熹、陆九渊之后的理学家,虽有主静、敬之分,也逐渐兼容汇通了。
道家静的功夫,是以无欲为重要方法,并从中发展出道教的修身养气之说,佛教想往西方极乐净土,以静坐无欲为作为“完全解脱”的重要步骤以达到“真空”境界,到周敦颐就把这一方法同“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结合起来了。受这些主流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养生术就把“静、净、敬”三个概念互证互用。我理解是:道家讲“静”,静心以绝欲;佛家讲“净”,澄心以明性;儒家讲“敬”,正心以诚意。各有区分,互有侧重。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抱朴守静,以期无为而无不为;佛家以如如不动的坐禅以養其真性,通过数息养心而达“大定”的境界;儒家则守性不移,反观内省以养一种“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的浩然之气。
但是,儒释道三家采用的静功法,都是从“心静”的角度来理解的。而太极拳乃动静相兼之术,所以这种静乃动中之静,虽动尤静,故拳论有“静中触动动尤静”之说。如果把静字仅仅理解为“心静”之静,不受外界干扰之“静”,我认为这只是太极拳“静”的一个方面或者说较高的一种功法境界,仅管它是最本质的方面,毕竟不全面。而且不容易落实到具体的练拳上。
近代李亦畲《五字诀》也把“心静”列为练好太极拳的第一要诀,可见“心静”是较高层次的功夫。心平而气和、心安则理得,心静容易理解,但是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心静,首先要做到“身静”,但“身静”绝不是停止,更不是呆滞。正如宇宙银河、太阳系的结构一样,星体的运动是永恒的、快速的,但我们感觉到的宇宙星空却是静止不动的,正如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万里”,丝毫不感觉其动一样。因此身静需要以“中定”为本,守中恒定,才能感受到四肢百骸在运动中之“静态”。始终保持中定,才能保持稳静的姿态,因此“中定”又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方法。只有做到中定,而身静才有可能,做到身静,则心静才有前提,做不到身静,所谓“心静”就不能真正落实。
传统拳经多次提出静的要求,有“身虽动,心贵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静中触动动犹静”、“神舒体静,刻刻存心”等。但是,静不是死寂无象,而是静中生动,所以静中参动是太极拳的入门法则。所谓“静中参动是大般若,忙里偷闲是三菩提”,这明清清言小品句中,“静中参动”四字,盖说尽太极拳之玄机也。
拳论曰: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一般拳家均以此句作竞技上的解释,舍己从人,以静待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等等,总之不先下手为强,重视因敌变化、顺应规律、后发制人的方面。但极少有拳家在自身练习中,即在练拳中强调静中生动这一方面。余认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而要悟到此处,尤其难也。既已悟到此处,又何其快哉。
所谓练拳之静,即在演练拳时,全身始终保持中正不偏,向前退后,有起沉开合之意,无前俯后仰之心,在心意保持不动的无为状态中,头悬定不动,身脊悬定不动,尤其是要保持手、足的安静不动,整套拳,身势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两手始终保持一种悬坠状态,身手随着脊柱的旋转而起沉开合,手足在保持不动的感觉中去完成姿势的要求,实现拳势的目的。即李雅轩先生所言:大松大软,各得其位者也。
李雅轩先生也特别强调动和静的关系,他说:“太极拳的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其特点是静中之动,虽动尤静。”这种说法非常精当,但后来李师又把动静分开来说了:“动,所以活气血,静,所以养脑力。动静结合,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此话诚然不错,但我觉得动和静始终是一体的,是互为其根的,身体在不同状况下感受的两个方面,可以说既是动,又是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身心不可分开讲,因此不仅仅是“动以活气血,静以养脑力”。可以说以静为主或者以动为主,是区分内家拳与外家拳的本质差别。
感悟静只是太极功法的一个阶段,听说下一个阶段可能就是感悟“虚”和“空”了。即让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进入虚空的状态。这仅是我的猜想,到此,可能是太极功法的较高境界罢,也就是进入道的概念上“无”的层次了。
总的来说,太极拳之静乃动静相兼之静,即身体既在运动之中,却又始终保持相对的稳静,即四肢百骸无所不动,但又都不主动,不多动,不妄动,更不能乱动,让头、身、四肢都在保持稳静的状态下完成这套拳的所有动作,否则即是散乱。所以,身稳心静应是太极拳的练功方向。
我为什么强调静,因为静则无所不应,静,蕴含着动的无限可能性。
太极拳既是务实的功夫,更是一种观念或者说一种思想方法,它是古人依据老子的自然主义宇宙观和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对生命领悟的一种思想模式,所谓“拳与道合”正是体现着这种回归。所以老子超越了一般人的态度,要人致虚守静、专气致柔、归于复命。太极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将刚猛、速疾、偏重力量和招术技巧的传统武术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动静融为一体,攻防集于一身,使之符合“无为无不为”和“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古人之所以“穷毕生精力”钻研,正是希望借助太极拳这个载体,通过对拳理的实证并完成对“道”的追求。因此,学习太极拳就必须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并用这独特的东方智慧来指导和检验自己的行功走架与推手实践。
基于此,吾辈练拳,不仅仅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而是通过训练找寻并获得一种认知太极思想的方法,从而启发观念的改变,达到智慧的提高,这就是所谓“修道”罢。金庸先生在给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写的跋中说:“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头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在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境界罢”。金庸先生虽然不是武术家,由于他有很高的传统文化造诣,他从哲学的高度领会了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所以我们理解了杨露禅从学陈式太极拳并带到北京后,不是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怕苦怕累的简化,他对太极拳进行的改革恰恰是太极拳更近于“道”的发展。以后杨澄甫所定型的杨式大架,也有助于进一步练就太极功夫。历代大师们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李雅轩大师从学澄甫公十多年,寓居四川受到道家清虚无为思想的深入影响,晚年把“大松大软”的要求推崇到极致,这是雅翁的重大发现和巨大贡献。澄甫公手重如绵裹铁,无坚不摧,而雅翁推手则轻虚飘渺,令人捕风捉影,不知所以。他晚年有更纯粹的太极拳领悟,就是摒弃一切外家杂门功夫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虚静”的修炼,“练虚以还道”,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修炼成功,如果换成佛教的说法,亦即“觉悟”。而觉悟又有“渐修”和“顿悟”之别,中国禅学就提倡“顿悟成佛”,最有名的故事深有意味。相传五祖宏忍欲传衣钵,要求徒弟们写心得体会。神秀以“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获得众僧的赞赏。神秀的谒语是主张“渐悟”,认为人应努力修行,不可丝毫懈怠,使自己最终达到开悟的目的。而六祖惠能则主张“顿悟”,故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比神秀的谒语更见本性,显然更高一筹。因此宏忍认为慧能比神秀更有慧根,就将衣钵传给了他,称为六祖。
如果把这两种境界看做两种修行方法的话,我觉得太极拳功夫也应有“渐修”与“顿悟”之别,渐修的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所谓“拳练万遍,神理自现”,就是传统教学中苦练功夫的办法,即习拳者时时通过锻炼反省逐渐去掉后天的“力”的意识,反复对筋、骨、皮有意识的松弛而达柔韧,获得太极拳沉实松灵的功夫。(这种功夫外家拳和其它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只不过外家拳是用强力拉伸筋、骨、皮而获得柔韧的结果。)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渐修法,勤修苦练数年或者数十年,也会有可能获得太极拳功夫。而慧能的“顿悟”法,认为不须累世修行,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地。作为农业文明时代产物的太极拳,进入现代社会,能不能像六祖惠能开启的禅宗一样,把佛门修行简化呢?前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劳其筋骨”的苦练,结果却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事实上一辈子出不了门的人比比皆是)。古人尚且穷毕生精力而成功者代不数人,现代人又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神呢?太极拳的修炼方法中,“顿悟”修炼法还是应该有的。太极拳功夫通过“渐修”的积累可以获得,通过思想的“顿悟” 即直觉领悟的方法,一步登天,顿悟成佛,也应该成功,这是我目前的猜想。
说到顿悟,不要理解为又是一种玄谈奇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方法。所谓方法,实际上是指用什么途径、通过什么步骤来实现目标。目标的一致绝非等同于方法的一致,外家拳术与内家功夫在武术上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现方法上却有“动”与“静”本质方法的不同。太极拳之所以分这么多门派,也是因为实现目标的方法各异其趣形成的。尽管目前坊间关于如何练好太极拳的书籍汗牛充栋,似乎已经把各种方法都说到了,但我总觉得越说越玄远,让人越来越糊涂。人是千差万别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个人化的,所以,把大师们的个人方法用于普世的方法,再结合个人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就是吾辈努力的方向。
我崇敬李雅轩先生,是他就拳而谈拳,不把人引向玄学,尽管他的拳论随笔中融会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因为太极拳老师用宗教、玄学的概念来解释太极拳是非常准确和简单的,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讲,用过时的语言、陈旧的概念来引路学拳,反而不容易入门。由此我担忧太极拳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继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话,投入产出效能太差,不符合现代快速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做任何事都要“急于求成”,太极拳如果继续以“十年不出门”来高标自己,肯定会被时代淘汰的,因此,太极拳也要与时俱进。太极拳的成就历代大师们已经登峰造极,但这种功夫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求尽快实现。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视野,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西方的自然科学如此,东方的哲学智慧也是如此,太极拳也不会例外。所以,我不认为前辈太极拳家把太极拳已经推到了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恰恰是后人在不断研究太极拳中获得了新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从而使太极拳“长江后浪推前浪”地不断提升。
太极拳是一个相当实践的功夫,不通过扎实的身体柔韧训练,是很难达到高水平的。但是,我并不满足目前这种结论,应该是要思想认识到什么程度,功夫也就应该达到一个什么境界。否则,在现代社会,练这种“十年不出门”的东西干什么?当前太极拳的时代课题是,让太极拳走下神坛,走出玄学,用现代观念探寻一条现代道路,在训练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让学习者尽快体悟太极拳这朵奇花异卉。这样的太极拳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站住脚,立住跟,才有存在的价值。

(9)再谈谈松。先谈松的两个误区。
“松”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已经成为太极拳区别于其它运动的独有特性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通过放松让身体变得柔软的运动多的是,可以说人类的所有活动,不论体育运动也好,生产劳动也好,日常生活行为也好,都要求人们身心放松。比如瑜伽这个印度传入的当代时尚运动,另如人人都熟悉的体操、舞蹈、杂技、外家拳等等,都有各自的放松要求,各有特点和优点。而在生产活动的手工劳作中,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艺,也无不要求放松。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如走路散步、挑担用筷,人们都是不自觉的非常习惯的在放松,如若不信,想想外国人学用筷子的情形,那种紧张状态和我们中国人的运用自如相比较,就清楚什么是松,什么是紧了。由此可知,太极拳的“松”与其它运动和活动的要求几无区别。另外,“松”同时也是所有动物的自然特性,最典型者如猫如猴。松也是人初生时的基本特性,故《道德经》第10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的自然状态最为松柔。可见,以为“松”是太极拳独有的特性是认识上的第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只须指出就可理解,勿需多说。
松的第二个误区是练习太极拳者,把“练松”作为追求的目标,以为松是练出来的,这个误区很难解释清楚。“松”之一字,无论是《老子》以来的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或太极拳经典拳论中都无此明确要求。自从杨澄甫把“松”列为太极拳《十要》之中,松字才从以压倒一切之势作为了太极拳的入门之阶或进升之途,此后杨氏后人无不以松字作为练拳秘诀。如郑曼青在《郑子太极——十二诀》中反复强调:“‘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耳!”。“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郑曼青在其晚年谈及练拳的体会时称:“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前年悟通(颂之按:注意“悟通”这个用词)这个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师杨澄甫先生所讲的。他不大会讲话,一天到晚坐在那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李雅轩先生临终前也曾感叹过“若天假以年,我在松字上还要找出一些东西来”。
可见,如何是松,郑曼青大师是练了48年之后才“悟通”的,李雅轩大师临终前对松字还认为有许多待解之谜。可以肯定的说,大师们说的松绝不是我们常人理解的松。这个意义可以用我们都熟悉的青原惟信禅师关于山水的三种不同境界的描述来理解,在惟信禅师的眼中,经过三十年的修炼,同样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显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同理,我们理解的“松”与大师们获得的“松”也许真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
所以,那种一般常识性的“松”,以为甩手摇腰,踢腿蹬脚,晃身摇头等物理运动即外部运动的方式就能把身体“练松”了的想法,是太极拳的又一个误区。
“松”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过程,也是结果。首先,“松”是实现太极拳功夫的手段即具体方法,在练习太极拳时,一要肌肉筋腱放松,不要有紊力,即不使拙力或感觉多余的用力。二要全身所有关节放松,即延伸关节点,使其运转自如若万向轮。三要心意放松,即内、外均松,不仅要求四肢百骸外形放松,更要求内“心”即精神思想情绪的放松。“松”同时又是目的和结果,那些训练有素太极拳家,“身柔百折若无骨”,身体状态如婴儿般无比柔韧,“如婴儿乎”就是显现的结果。柔弱胜刚强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道德经》第43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积松成柔的武术目的正如太极拳老论要求的“人刚我柔”“因敌变化显神奇”。
可见“松”既是太极拳入门要诀,也是基本法则。但如何是“松”,怎样才“松”,这是练太极拳者终身追求的目的,也是不断研究的课题。但是,从这两个对“松”理解的误区和实践的误区中,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从第一个误区中,我们要体味太极拳的松与其它运动或活动 “松” 的区别,太极拳的松是整体的、内外一致的、永无止境的松,因而也是最为彻底的“松”;第二个误区中,要审视实现 “松”的方法,太极拳的“松”与其它运动或活动的“松” ,它们实现目标的路径相反,方法迥然不同,太极拳不需要强制或超越身体承受能力极限的“锻炼”, 而是通过虚静的修炼,在舒适享受中达到“致柔”的目标,即投入较小的身体能量,获得最大的训练效果。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以“松”为基本原则,以“松”为具体方法,以“松”为检验标准。突出一个“松”字,让“松”字来解决行拳走架,推手较技的所有问题。只要坚持李雅轩先生指引的“大松大软”清虚无为的方向,笃信到底,终会有效果的。
希望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愿能让你震聋发馈。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0)回归本性,是老子以来的中国道家内丹学修炼的主要思想。太极拳思想渊源于此,它也是要求通过修炼,从而回归人的本性,“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所谓“拳与道合”,就是这个意思。
原始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还未分化的存在,它先于天地而生,由这个浑然一体的道创生一,一创生二,二创生三,三创生天地万物。这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万物要回归于道,是一个三归二,二归一的逆向过程,当无极而晋入太极,阴阳已判,则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乃生万物。人的成长也是这样,随着人的诞生成长,后天附带了许多知识,积累了许多经验,因而离开人原有的本性就越来越远了。也就是说天生俱有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被后天的经验知识屏蔽了,禅宗的“浮云遮日”之喻,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佛、道两家的修练方法,都是努力把遮蔽的东西慢慢去掉,所谓“拨云见日”的功夫就是指此。因此它不是修炼出一个太阳,而是要把后天的经验“浮云”去掉,露出原本的太阳即人的本性。这种“顺则凡,逆则仙”的修炼方式,体现了古人对生命领悟的一种思想模式。太极拳之所以异于其它运动,就与它从丹道家结合武术格斗中发展出来的缘由有关,因而,太极拳的基本思维或本质特点必须与丹道家的修炼方式“逆修”之法相合。
在“知”的问题上,道的“静观” 与佛的“空观”, 都主张通过排除人为的欲望和经验知识而实现超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48章)老子非常明确的判别了“为学”与“为道”的根本不同,他的这个论断不是后人所误解的对具体的经验性事物及其规律认识的否定。“为学”是探求经验的物性之知,需要日积月累;“为道”是探求万事万物所以存在、发展的根本依据,进而以“道”而为。“为道日损”,指需要放弃有限的认知方法,超越具体的认知对象,不断的“损之又损”,超脱“有为”世界的浸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所以为道的方法只能是“损”,“损”在这里又具有超越与放弃、涤除两重意义,放弃的是有为世界中“为学”的具体方法,超越的是具体的认知对象。我赞同这样的理解来认识太极拳,所以,太极拳先验的决定了人们必须用有别于正常理解的方式去领会它,只能以介入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它。
这种回归本性“为道日损”的方式就是要求太极拳也必须“逆向”修炼,目的是找回人本身天赋的能力,返朴归真,清静无为。因此太极拳的修为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即把后天积累的力量、知识、经验慢慢去掉,做这种减法,首先是松开关节,松弛肌肉,去掉欲念,平和心意,努力回归到生命肢体的原始状态和对生命本体的感悟。回复到老子要求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身体状态和思想状态。太极拳的练功方法和境界目标正是体现着“拳与道合”的这种回归。
显然,它与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体育观念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
做减法的思维方式在西方艺术家头脑中,依然存在。据说有人问法国雕塑家罗丹为什么他的雕塑做得这样好,罗丹回答:把多余的去掉。
太极拳是实践功夫,不是玄想功夫,它不是越修炼越复杂越高深,而是越修炼越简单越平实,可能“大道至简”也是这个意思罢。把回归本性的思想作为指导,把做减法的方法用来切身体验,坚持李雅轩先生的“大松大软轻虚无为”的方向毫不动摇,用这个标准检验我们的方法和目标,不需很久,就会“得来不觉费工夫”的。
(11)太极拳“道”,包括“理、法、功、技”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显示太极拳的功夫。一般而论,太极拳首先是通过“技”的展现而吸引世人的。倒过来说,世人眼中的太极拳,先看到的是太极拳的神乎其“技”,(其实有些技是杂耍甚至于是魔术。)其次是“功”,(那种与体操、舞蹈、杂技基本相同的即通过苦练而获得的特殊技能)。可以说“技”是渗透在每个运动领域里的,是必须具备的各自独特的“技术”,即在各运动形式内,用经济的、简化的操作手法,以同一方式机械地解决所有对象的能力。“技”的明确性、简单性和有效性,很容易成为令人向往不已梦寐以求的秘技绝招。而“功”则是通过长期训练积累出来的特殊技能,是显示功夫的广告招牌。所以历来老拳师都特别强调练“功”以提高技能。由于这种“技”与“功”与其它运动的“技”与“功”本质上几无区别,人们就容易相信太极拳“技”的神奇与“功”的展现。因此,太极拳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就偏重于“技”的掌握和“功”的积累,于是乎不断地对所谓的秘技绝招异术探寻研习以求得“技”的丰富;或者“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练所谓“拳练万遍,神理自现”以获得“功”力的增长。有的人甚至于借助其它运动的修炼办法来练“功”,或者利用某些器具来辅助练“功”。招法手法有千百万种,功法也是千奇百怪,这些复杂的手法和繁难的功法,显然违背了太极拳“大道至简”的原则。总之,这种把“技”与“功”列为学习太极拳主要方面的认识,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努力,我以为是本末倒置,弄不好甚至可能与太极拳功夫南辕北辙。 太极拳深受庄子《养生主》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的影响,因为从道家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技艺特别是太极拳,只有由技术的层面上升于道的层面,才能达到技艺的最高境界,超越“技”的层面,才是真正吸引人们研习太极拳的理由,只不过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的想法慢慢把我们最初的动机屏蔽了。 太极拳从技术来讲,是讲求“无为”的,它不重视招法手法,更不编排更多的套路花样,其姿势也较简明单纯,没有复杂高难的动作。要在这单纯的套路中练出高深的功夫来,就不是按照常规的运动方式能够实现的了。太极拳即使在推手较技中,其招术手法也不是专门训练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松柔训练,达到了身体的外顺内通,出现所谓“太极无法,动即是法”的变化,(这个法指的是“技”,即招术手法)。也不需要预设一个的目即手法去套招,因为实战变化莫测,不可能以招套招,以式破式,如果执着于平日修练的所谓绝招,又不能深刻地体会拳理,正如古人所说:“未忘法而用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这就是拘泥于固定招法的危害,所以高明的拳手,都是“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其剑。”   固定的招术手法,真正的行家是不取的,但“功”却受到各派别拳家的高度重视。赵道新先生认为:“我们的拳师总喜欢在招数和打法上寻求独创和隐秘。其实,真正独特的、能保密得住的是训练,俗称功法。训练方法决定着拳术的优劣。而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现为“功夫上身”所花费的时间太长,即使有了“功夫”也不完全在某种格斗中顶用,并易出现伤害、劳损和疾病。训练是一门庞大的综合学问,决不是几十年如一日、起三更、练三九就能成功的。” 李雅轩就警告:“太极拳的功夫,不是只吃些苦操练,叫筋骨皮肉受些痛苦,就会学好功夫的”。 但无奇不有的“功”却导致的流弊值得注意,郑曼青的高徒吴国忠老先生曾在报告中讲:“老人家(郑曼青)说:学了太极拳,任何时间可以练,在车上也可以练。我在公车上怎么练呢?一脚放松,一脚弯一点,手吊在那里,不是虚实分清吗?……开始脚要换三次才能到了台北,为了吃苦,以后一个左脚我可以站上五十五分钟一个小时,就那么执着,练完以后,晚上回家下班还要练,上床时脚要两手抱大腿提起来,觉得要吃苦嘛,把这话跟老师一讲,我老师骂了我一顿,他讲:你这样练拳的啊?我讲你教我虚实分清嘛,叫我练我就练啊,我讲我多练一点啊,练多功夫进步快一点,他骂我:你这个傻孩子,太极拳不是这样的啊?他说:太极拳要自然舒服,你把脚练僵了,哪是松呢?白练!还挨一顿骂。骂得我昏头昏转的,还不懂,那时是不懂。”  “法”即具体的方法,一般来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基本原则,如在武学上太极拳是强调的基本方法是柔弱胜刚强、四两拨千斤,“不争”而善胜,这是太极拳根本方法或者说是原则方法。这个方法是不能违背的,反此就是“旁门”。第二个方法层次,即可被用以操作实践的具体方法,如杨澄甫的《十要》、李亦余的《五字诀》等具体方法。这个层次的“法”,根据个人的秉性和学识,以及师承源流,往往对“法”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体现出的风格不同,由此呈现出太极拳的各大门派特色。“理”亘古不变,所谓“理为一贯”,但“法无定法”,“法”则因时代和传承者的不同,会显示出各自的优劣,换句话说,“法”是可以继承的,法也是在发展中的,同时,在新的时代必将是创新的。两者一总一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结合成太极拳的方法论的体系。 而“理”则是太极拳的源头,即《道德经》中清虚无为的思想,“不争”的智慧。太极拳传统称被为“文人拳,秀才拳”,讲究“思想、哲理”,太极拳的进步就需要在落实“哲理”上下功夫,“拳与道合”,“拳拳服膺”,就是这个“无为无不为”的“理”。这个“理”就是太极拳的内在智慧,而智慧无须苦练,它只能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若一味的苦行修身,是永远无法进入太极拳法门了。 “无为而无不为”这个“理”可以抽象的把握,但要把它“物化”出来,就需要“功”的积累,而功的深浅,又要看“法”的正误。理、法、功,功、理、法,互相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先解决“理”或是先解决“功”?也就是“嘴巴上念(练)”,或“筋骨上练”。前者是重“理”空谈而误己误人(一朝交手空洞无物),后者是求“功”务实而难以脱俗(俗指没体现太极特色)。因此,我觉得太极拳在初步明“理”之后,要落实在“法”的研究上,通过正确的方法,减少那种“三更灯火五更鸡” “劳其筋骨”徙劳而无“功”的训练,通过对“理”的审悟,逐步对自身有透彻的了解,即逐渐对自身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有所感觉并契合拳“理”之后,再反过来,用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来指导自身的运动。因此,太极拳的理、法、功、技都应该认真探讨,各有侧重。“技”不是不重要,它是太极拳功夫的具体体现,但如果偏重于“技”,则易流入旁门左道,不如直接修炼外家拳了。而“功” 只要肯花时间,笨人也可修为,但凭“功”胜人则无法体现太极拳的独特高妙。明“理”看似容易而实际太难,非大智慧不可得,因“理”太抽象而难以捉摸,难以理清。而“法”则是联接抽象与具象,或者说是体现“理”的最重要的媒介,求法的过程也就是明理的过程,也是提高练功效能的具体方法。因此习练太极拳,首要阶段是明“理”,明“理”以鉴“法”,其次是得“法”,得法以省“功”,所谓“事半而功倍”。积“功”而成“技”,所谓“阶级神明”也。显“技”以彰“理”,所谓宏其道也。 我认为学习太极拳,一是要明理,二是要得法,三是要用功。“理”不明则“法”不清,合“法”则可以省“功”,积“功”可以获“技”,显“技”则可彰“理”。但是,只有合“理”与合“法”的才是纯粹的太极拳功夫。
(12)必须谈谈简化太极拳以及由此发端的“竞赛式”套路太极拳,它们不仅遍及全国,更是流传海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太极拳的基本形像。“一个大西瓜,从中分两半,你一半,我一半……”,这带有戏谑性但也准确地刻画出了这种太极拳的大致状况。

据说,1955年,国家体委武术处毛伯浩、李天骥、唐豪、吴高明等专家,决定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保留太极拳的风貌,重新编排,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简化太极拳,由于其全套共有24个动作,故又称24式简化太极拳。这套拳在套路创编时,还参考了苏联体操专家的意见。所以我们现在普遍看到的是展示和表演给别人观赏的讲究唯美的舞蹈式、体操式的太极拳。

在重新编纂简化太极拳时,毛伯浩曾征求过李雅轩的意见。李雅轩对此还是支持态度,并写了几点意见,愿贡献出来。他说“为了此事,我还是费了些脑筋”, 并提醒“盖今日之事是为了将吾祖国几千年来先辈长期经验创造发明遗留下来的太极拳武术体育整理出来,使其永久保存不变质味,并且更好地往其优良处发展,所以值得吾们详加审慎”;雅翁已经充分估计到国家推动的力量,再三强调要慎重考虑:“因为中央的太极拳趟子一出来,必定风行全国,所以吾们不得不慎重其事”,但李雅轩的意见没有受到采纳,只好无奈作罢,“但重编的简化太极拳已经付印了,事已成为过去,当然我的意见作为罢论。”其实李雅轩已经预感到太极拳的危机,在1956年3月四川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上就提出议案,议案第一条就是:“鉴于当时之太极拳教师大都练硬拳出身,以致用意用劲混杂不纯,长此以往,必致以误传误,不到数十年,就要将几千年来先辈长期经验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真味失传的可能。”并在该议案第六条中再次强调了他的担忧:“恐不到数十年,吾们的先辈苦心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体育就要经吾辈们的手将他失掉了,岂不可惜。”试看今日之太极拳,李老先生的悲哀,不幸而言中。

这个结果不管是不是创编者的初衷,却是全民健身、集体表演,要求整齐化一的发展方向必然结果。但更大的无妄之灾是,由24式太极拳发端的竞赛标准却主导了中国当代太极拳的发展方向。现在无论是24式简化太极拳,或者48式甚至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套路,都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采用了许许多多的外在标准,如腿要多高,手要多长,时间均匀,高矮一致,整齐划一,甚至于添加些高难动作和舞蹈动作,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和表演性。现在所谓推手比赛,如同摔跤顶牛,可以说是太极拳“旁门”的大杂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往往是从其它体育项目中选拔来的,他们集中几个月时间,学点规则,习点方法,就上场比赛,不外乎强欺弱快打慢,根本反映不出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独特功夫。

五十多年来,这个变异了的太极拳在国家意志的推动下,确实普及全国,而且流传海外,终于把富有深厚韵味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传统太极拳改革成了太极操、太极舞,扭曲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从根本上混淆了太极拳的视听,破坏了传统太极拳的本质形象。

严格说来,现在广泛流传、短期培训出来的国家标准太极拳,与师承清晰的民间传统太极拳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或者说是两种互不相干的体系,因为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常用中国书法与现代广告牌字体的区别与之比较,传统太极拳相当于名家书法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内在的精神韵味和艺术价值。而以国家名义推广的太极拳就像广告字体,外在形式的要求非常严格,基本无可挑剔,也许它太注重外在的表演性了,正如徒具形式却没有内涵的广告字体一样,永远达不到书法作品的艺术高度和价值高度。

太极拳文则可以调气养心,延年益寿;武则可以防身御侮,克敌制胜,可谓是一种文武兼修的艺术。太极拳极平实无奇,且至精至微,差之毫厘,即失之千里,不要以为学会了多少式的拳架就懂了太极拳,只有进一步领悟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才说得上太极拳的修为。有人说过,“只有那些敢于毕生求真求道,追求永恒极致的人,才有可能探寻到太极拳的无尽玄机神奥。人人爱太极拳——但太极拳只苛爱极少数的人。”
(13)昔有“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先生用“正、清、和”三字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注释:“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宏扬斯三气也。”老先生对此归纳甚为得意:“正清和”三个字是我晚年创造的哲学。是我写的最短的文章,也叫《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仅3个字,加上解释共33个字。”自李辉就文怀沙年龄、经历、学识“三疑”之后,文怀沙勉强回应时也不忘记他的三十三字真经,并与其一亿四千万言的著作等量齐观:“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现在我们大可不必可怜九秩老翁被学术打假后的音讯渺无,也姑且不论“三气”归纳得是否准确精当,吾辈以不因人废言之原则,细审“正清和”三字,至少在浅层次上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纳一统也还说得过去。窃以为,此三气若再加一“静”气,则更全面了。因古人对“静”字特别讲究,余曾在《太极拳断想(7)》专题论述过,不再赘言。想“正、静、清、和”四字亦可来概括太极拳:一无所偏则为正,一念不起则为静,一尘不染则为清,一视同仁则为和。简言之:身正、心静、神清、气和。正者中也,中则恒定;静者安也,安则神聚,清者轻也,轻则灵虚;和者匀也,匀则谐顺。再言之:正则“致中和”,恃中则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所谓庄严自有也;静则“守静笃”,静则无所不应,所谓我独知人也;清则“致虚极”,虚则无所不容,所谓人不知我也;和则“不争”,尚和者“不争而善胜”,所谓“无为无不为”也。余以为,太极拳参透“正、静、清、和”四字精神,正是实践贯通并宏扬太极拳之大道捷径。

尽管有儒、释、道三家归一之说,但太极拳毕竞主要受道家学说影响甚深,因此,由道家修身养性发端的太极拳,必须在《道德经》五千言中寻根找据。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既是处世之道,治国之术,兵家之计,亦是修身之学。“清静自正,无为自化”是老氏的基本精神。老氏贵“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拳的“和”:即无过不及,和谐顺随,人我同一。老氏崇“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太极拳的“无为”,即不拼力斗智,不较技比法,“为而不恃”,应接自然,“无为无不为”也。老氏重“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太极拳的“不争”,即不抡先佔势,不抵抗避让,逆来顺受,所谓“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氏尚“柔弱”,“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太极拳专气致柔,即不使力用劲,不引逼用招,要“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四两拨千斤”。老氏本“虚静”,“致虚极,守静笃”,太极拳的虚静,是神静如山,体虚若无,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四肢百骸“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老氏主张“损之而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太极拳的“损”即是做减法,把自己的力、劲、气、意等逐渐损减到 “无”的境界,减少被人攻击的目标,摈弃后天的经验知识,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这是太极拳与其它运动最本质的区别。老氏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极拳以自然为最高境界。所谓自然,即放弃主观,顺应客观,不预设目的,不故弄玄虚,“复归于无极”。以上所谓“太极合老”说。若学者嫌麻烦,自然亦可从俗语“习惯成自然”中感悟,把我们练拳时的感觉与我们日常习惯活动相比较,若一致,也可以理解为自然了。


附:“太极拳惟讲心态平和自然,既是入门之道,又是出门之法。拳中本无气,亦不无气,气不气,不气而气。气乃人体能量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松静状态下内在的、实在的感知。表现为精力充沛,内劲盈足,气势旺盛。然气不可求,亦不可追,求之而不得,追之而无门。气由静而观,由松而来,由养而得,惟求松静平和。可练之法乃调息、调身、调心而已。心静身松气腾然,所谓炼“气功”是也。气无需沉,无需贯,亦无需运。意决不能跟气走,本末倒置。惟松静,气自沉丹田,气自贯丹田,小腹自沉实鼓荡。松静气自通,一通百通,精白化气,气白化神,神自还虚。气聚气散任自由,聚为蓄,散为用。何需周天搬运、画蛇添足。心机动气遍身躯,发之则出,收之则合。陈鑫太极真诀只有一个“心”字,乃真言也。太极心法实乃道家虚无丹法,称之为无为大法、自然大法,上上心法,无尚心法。心法乃最高功法。”
-------妙手空空
--------------------------------------------------------------------------------------------------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太极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 秋桐斋太极随想 练拳体悟1-12 一句话学太极拳 大话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载稞

2015-2-12 17:07:39

听楼主一席话,省我十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的帖子提神醒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载稞

2015-2-12 17:07:39

听楼主一席话,省我十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的帖子提神醒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